開辦溯澗路線的因素    胡國良

 我們所處身於香港是一個雖屬於彈丸之地,但在市郊外大自然,除了有一望無際的山川,山巒之下近市區的地方,有家樂徑,樹木研習徑和晨運徑等,這些小徑設立目的,就是為了讓居住在繁榮的鬧市人們,在假日能一展身心,能近距離接觸郊野,散步,鍛鍊,這些小徑以外又有四條遠足徑,將每一個郊野公園的山徑貫連,除了在難度上分開等級之外,交通的接駁也很方便。

  但是,在這些康莊大道一般的山徑,山丘或高原上,從上俯視,除了市郊的村落,農田海島之外,山脈之間的溝壑,石河,溪澗,也是在自然界裡的鬼斧神工,或孕育,雕塑出來。同樣地,山澗,坑溝,因為有部分是深藏於峽谷之間,要在遊玩中探險,或溯行,所潛在的難度,便有別於一般山脊遠足徑,或山腳下的自然徑,在行進間的變化,景物亦截然不同,不可能以前述的山徑,相提並論。

  在夏季的天氣變化亦較大,不穩定,在設計溯澗的行程,時間的掌握也不容易,艷陽高照的平原,在烈日之下,山嶺的丘陵,崗頂有部分是光禿,又難於生長茂盛植物的,有興趣於遠足中尋樂的一少部分人,從報刊上得知,水線中,溯澗是另類遠足活動,初次接觸,由於漫長的夏天,降雨量的差別亦很大,深潭,秀瀑藏於峽谷的坑澗,要從玩樂中得到益,克服行進間的心理障礙,技巧,基於安全的玩戲規則,如察覺到,行友們是很用心去摸索,在活動之中理解,領會,我們身為過來人的行友,應當善加指引,或誘導,使他們遊戲後,再回味,返尋,改進。

  但是,石澗畢竟是危險性暗潛的地方,我們亦不能一概而論,來者不拒的接待是好意,因應行友的年齡,體能,氣力作出適當的分析,量力而為的行友,也會知道自己的路向,智者,能從水中得樂,行友和領隊,服務行友的默契,合作,活動之中也會眾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