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旅行活動者--樂與悲   梁榮亨

 「四千財力掃三洲,乾坤未正惹天愁;束眉倦歎牽家計,放眼妻兒志未酬。」

  摘自撰寫於九0年六月十日的一首詩。這首詩緣自八九年六四事件一年後,仍然牽動中港兩地民生,波及港境經濟消費意欲。加上整月惡劣的天氣,對於每週堅持旅行活動,代辦交通出海探奇的主辦人,受創至深。

 回想我在卅多年前,初隨境內的旅行隊遠足、登山、攀澗、穿洞、訪島、海浴、船河等活動時,深深被每一隊的領隊和服務行友的熱誠態度──與無私之精神所吸引,而參與之旅行活動,有些是代辦交通,亦有不辦交通的,我則較喜歡前者,覺得更為方便。從跟隨旅行隊,以至組織旅行隊,為了把旅行隊路線多元化發展,開始搜集與旅行事物有關資料。及後更愛上了攝影,喜歡撰寫旅行文稿。

  曾有許多關心我生活的朋友提出疑問,為什麼先後放棄了兩份收入頗為穩定的工作,甘願冒險幹上比舉辦活動更具挑戰性的出版事業進軍呢?

  原因:(一)在我們舉辦一些境內旅行活動時,欲想找尋多一些新鮮資料時,殊不容易。(二)許多出版商基於一般市民大眾認為香港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故此,甚為低調或以最低成本出版這類書刊。(三)目睹一位旅界強人於境外帶隊時發生意外後,弄至半身不遂,此君是促使筆者熱愛旅行活動啟蒙人之一。這對於酷愛戶外活動及領導式人物,是一闋悲歌。「註:近期在郊聯旅訊領隊專欄,看到聲哥一首打油詩,撮錄部分『......輪椅六載不合用,厚顏向會求幫助,能得電椅四圍行,無需他人來幫助,元宵兩載仍無訊,獵犬終需山上傷......』據悉,聯會負責人曾與筆者談論此事,實非不願湊錢贈他輪椅,而是主診醫生說他手腳無法控制這類電動輪椅,但又怕如實告之會傷害他的鬥心,因而造成一場誤會」。(四)行山界的積子普遍被一些自詡為學術界之專家輕視,這是現社會怪現象之一。(五)積極推廣香港旅行文化,發揚內外探勝精神。讓更多各界人士認識行山樂趣,加入行山友行列。

  當每一次旅程結束時,行友們親切的道別。當每一本著作面世後,比如:《香港野外奇觀》、《香港奇岩趣石》、《香港市郊探勝》等,讀者們主動致電、來函讚賞或提供意見,這已是身為領隊兼作者渴望得到最大的回報和快樂。雖然至今我仍是“束眉倦歎牽家計”,惟志向及理想則與時並進。喜見近年各大傳媒、出版社、志願團體、政府部門亦注視旅行遠足資料搜集,結合名勝古蹟、旅遊景點、地方風物、郊野資源等,紛紛出版了不少種類刊物,共同邁向一個多姿多采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