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關重現三龍峽      威寶

 閱刊知悉,黃龍坑內「繩梯崖」的繩梯被有關當局拆除了,乍聞更有民安署隊員協助其事,情況如何?為了滿足好奇,相約了一小組人,在農曆年假期裡,前往探個究竟。

 在峽谷前不遠處,澗道左右旁均有新的告示牌豎立了,寫有「水深石滑,不宜戲水」等字樣,並沒有「危險,禁止」等語氣較重的警告字句;掛在崖壁處的繩梯不見了(且是新造的)連附近舊有的三兩條繩索也清除了,生長在崖壁上的兩條粗壯樹根也無影蹤,只見一條半斷的藤枝凌空飄盪,可說是清除得一乾二淨吧!

 環顧澗道四周,發現兩支被砍了下來如手腕般粗的樹根各棄一方,浮沉於水中,流水沖擦得它潔白如新,各旅遊人士綁在樹根上的標誌、記號物、路標等,紅的、黃的、橙色的、粉紅或是白色的,依舊與樹根附在一起,在水中浮浮沉沉,正當農曆新年的大好日子,睹此情景,使我聯想起好像一棵許願樹被人砍下拋棄的情況一樣;繩梯、鐵索可拆除,識別標記可清理,樹根是無辜的,為何忍心要砍斷?是否要給人一種感覺是「砍伐林木、由我做起」?

 記得去年某團體出錢出力,張聲作勢,為造福行山人士而用不鏽鋼扣去重新建造新繩梯,事後還大事宣揚,他們當時滿腔熱情,熱心公益,行動火速,誰也不好意思向他們潑冷水,可是事情發展至今,証明他們當時只是一窩蜂地去好心做壞事罷了,試問在公眾地方,怎可隨意你建我搭?雖地處荒域郊野,也不該胡作妄為吧!又如果有人使用你的建搭時遇有意外發生,後果由誰負責?

 早年遊人要攀上此崖壁,多抓著沿壁生長的三兩條樹根借力,當作天然梯子般左攀右扶而上(樹根被人誤作藤,遊人便稱此為「藤梯崖」)後有人在崖頂綁上繩索下垂,再有人用繩索結成梯狀以利上攀,所以又被人稱為「繩梯崖」;多年來旅者至此,順手將標記留下,如將絲帶、小布條等物綁在繩梯旁的樹根上,以示曾到此一遊而引以為傲。

 清除了繩梯的「繩梯崖」是擋不了能征慣戰之士前進的,但確是給一般旅者添增一個新的考驗。

 在前無去路的直壁下細意打量,尋找出路,摸著崖壁向左探索,上望壁上有壁連疊四層、層層後移約一呎,高約七至十呎不等,豎立於下層上,壁面平滑,縱使僥倖攀上一層亦未必可攀上四層,崖壁下有容人通道,大小藤枝離壁掛空而生,藤繞枝,枝繞藤,藤枝互纏不分,人在其下,有如陷入天羅地網陣,我們稱此壁為「千藤壁」名副其實。

 在原有繩梯位置的右邊,有一組高越人體岩石依壁而立,引得各人蠢蠢欲試,唯岩頂僅可容一人站立,攀立其上,迎頭右邊又有一岩石凌空突出,伸手可及,抓著由岩隙倔強地生長外露的樹根攀爬而上至崖面後,左邊有樹幹作扶持可至「繩梯崖」的頂部位置。

 我不鼓勵旅者選用此途徑攀登「繩梯崖」,因攀登時必需百份百準確,若萬一有差池而失手,後果堪虞,因上攀時身後凌空無援,下臨越二十呎高之澗道下是突屹石堆,況且攀爬之石面遇水濕滑,難度增加,實不宜犯險。

 同行韓兄由「繩梯崖」的左邊「千藤壁」下,選用一條粗壯樹根,向崖頂上攀,此途則較為可取,其難度有如攀爬前繩梯旁邊的樹根相若,近崖頂更有一U型巨藤懸空垂掛,如鞦韆狀,攀者可借此藤歇息回力,或一鼓作氣上攀至頂部時則需選一較疏落的藤網作出口,出口右邊就是舊有「繩梯崖」的頂部。

 選用此途的攀爬者,需手腕強而有力及身手敏捷,如力有不繼者則可沿樹根溜下原有位置,避免有損傷。

 選用樹根時要留意,應選用在崖頂上生長的樹,其根部向下延伸吸取水份,多是下幼上粗,拉扯時堅實穩固;藤由崖下土坡生長,總是纏繞其他植物的枝幹向上蔓延吸取陽光,其狀則下粗上幼,拉扯時會有彈力,亦有可能樹枝與藤一併被扯下。

 郊野活動,但求身心舒暢,量力而為是上策,勉為其難則愚不可及,知難而退是勇者。借用旅界前輩陳伯名句「越過藤梯苦變甜」祝各位旅途愉快!

(編按:作者提及的黃龍坑,澗道崎嶇,地勢險要,讀者實不宜輕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