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談旅行與健康     呂沛銘

 本文是拙文《旅行與健康》(刊本《旅訊》去年五月及六月號)的繼續,再談旅行對健康的好處。

 美國哈佛大學在九七年一項研究發現,一個人每星期的能量消耗若由500千卡(這是美國人甚少運動者的平均能量消耗值)增至3500千卡,則每年每十萬人的平均死亡率可由目前的74.0降至36.8,降幅達一半(《明報》九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報導)。該大學Bouchard與Shepard兩教授將體力活動(Corporal exercise)定義為:「任何由骨骼肌產生的身體運動,導至能量消耗大大高於休息狀態能量消耗的活動。」(同上報導)這定義中,值得注意的是「大大高於」四字,這當然不是指大至超過正常體力負擔。

 一位體育專業教練對筆者說:一次三小時的遠足,所消耗能量十分接近3500千卡;若遠足是登山或是急步,或時間更長,則所消耗能量必超過這數值。一般在職者每星期有一天的例假,且祇有在這天才有足夠時間到郊外旅行。然而,將這天例假作這樣有健康的活動,究意有多少人?生活在物質享受豐富的社會裡,人們的享受方式越來越多,其中不少沈迷於看電視、看碟裝劇集、玩上網、唱卡拉OK、搓麻將、玩電子遊戲、及其他體力消耗甚少的玩意,他們在假日往往不願動腿;況且他們於假日前夕常玩至深夜,次日懶得早起,怎能有足夠時間到郊外旅行。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及其他血循環系統一切疾病如高血壓及中風)是發達社會的頭號疾病殺手,形成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飲食無節制及缺少運動。《星島日報》本年二月四日報導:心臟病人互助組織「關心你的心」去年三月進行一項「心臟健康與運動」調查,訪問了九百一十名年齡介乎十八至八十歲市民,超過六成半受訪者年齡在四十四歲以下,「調查發現超過七成港人每周的運動量,少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定每周三個半小時標準,而且越年青運動量越少,其中兩成多市民甚至完全沒有運動。」同報同日又報導一位七十四歲老翁,「曾因心臟病在九五年經歷四十八小時生死邊緣,並在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他說:『現在每朝早六時便起床,例必到大帽山半山飲早茶,每星期也習慣到山上走走,一走便是三數小時。開始日日運動之後,不單只心臟病沒有復發,最近三年感冒都未試過,醫生都話個病有好轉。』」由此可見,旅行可使心臟病康復得更快,筆者相信除了上述的老翁外,不少曾患心臟病者亦成功地藉旅行促進康復。

 筆者在加拿大住了七年,覺得當地人的旅行興趣遠比香港人為濃厚,這裡廣大的郊野固然是吸引旅行者的一個因素,但更為重要的是一般人醒覺缺乏運動對健康的危害。在各種運動中(包括球類、舉重、健體舞、室內器械運動等),大多數人仍以旅行為首選,這是因為郊外空氣清新,且可享受陽光給予人的天然維他命D(當然不至於被陽光灼至皮膚受損)。雖云在步行機上行走可代替遠足,但始終得不到郊外旅行的益處。

 筆者在加拿大參加過不少當地西人旅行隊的遠足,其中令筆者印象最深的是為父母者常鼓勵其兒女多作旅行,每逢假日,例必帶同孩子到郊外遠足不少於兩小時,目的是培養孩子的旅行興趣,使他們醒覺「缺乏運動對健康百害而無一利」。試問香港有多少父母對他們孩子的健康如此重視?《明報》九九年四月四日報導智樂兒童遊樂場協會抽樣調查六百多名六至十六歲學生,發覺有八成以上看電視為最有興趣節目,平均每日看三小時;同報同日社論說:「一個志願團體和浸會大學的教育學者合作,發現有兩成小童每天花在電視的時間高達五至九小時,……我們明白許多父母要一起外出工作,平時實在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但星期日總該留給孩子,帶他們到公園、遊樂場、或郊外,設法讓他們和同齡的孩子玩耍。這不僅關乎他們日後能否有快樂的童年回憶,更關係到他們身心的健康全面發展。」社論建議多帶孩子到公園、遊樂場、或郊外,筆者認為郊外是最佳選擇,原因有三:(一)郊外空氣清新,拙文《旅行與健康》及《遠離討厭的鬧市》(刊本《旅訊》去年十月號)有詳述;(二)郊外環境優美,置身於碧水青山大自然環境,使人倍覺心曠神怡;(三)在郊外旅行所消耗的能量,常大於在公園或遊樂場玩耍,因而對減肥更為有效。

 「凡假日必旅行」的興趣,宜自小培養成;成人無此興趣者,現即開始培養亦為時未晚。本《旅訊》九八年十月號刊筆名為山癡的《山癮》一文云:「鍾情於山水,與鍾情於其他事物一樣,原是一種興趣與嗜好。……有時遇到假日不能行山,心裡仍心思思想著山野」,……因為它帶給我太多美妙的經歷。」筆者十分敬仰該文作者凡假日必行山的堅強意志,他對山水的鍾情,十分像古代文人陶淵明對大自然的愛好,陶氏《歸田園居》詩云:「少無適俗韻,性本愛山丘,誤落網塵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久在樊籠裡,復得返大然。」那位山癡的性情與陶淵明的一模一樣,就是「性本愛山丘」。行山除了給人「美妙經歷」(山癡語)外,筆者尚補充一句:「行山使人獲得無價之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