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形成與救治   呂沛銘

 七月三十日報章消息:在烈日高溫下,有八名郊遊者中暑,由直升機送院急救,幸無生命危險。炎夏期間,郊遊者中暑並非罕見,但一日之內中暑人數如此多,卻不常見。去年六月,共有十四名郊遊者中暑,其中三人死亡,這是中暑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個月。

  本文是拙文《提防中暑》(刊本《旅訊》本年八月號)的繼續,簡述中暑的症狀與救治。筆者無醫學專業知識,故不敢對中暑的病理作深入論析。數年前筆者受過急救訓練,包括中暑救援,現將所學習得一些有關中暑知識簡述於下。

  中暑形成的過程可分為三階段:最初是熱痙攣(Heat cramp),然後是熱衰竭(Heat Exhaustion),最後是中暑(Heat Stroke),這是最嚴重情況。在高溫下作強烈運動時,體內不斷產生熱量。人體內有兩大散熱系統:血循環及汗腺,前者將體內熱傳送至接近皮膚的肌肉表層,後者藉汗的蒸發將熱由皮膚散出體外;這兩散熱系統同時工作。若體內熱積聚過多,以致這兩系統未能及時將熱散出,對內臟即產生不良影響。起初出現熱痙攣,患者呼吸喘速,感覺強烈口渴及疲倦,腳部可能發生抽筋。由於大量出汗,以致身體缺乏鹽份及水份。此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及飲進適量稀鹽水,並在蔭涼地方休息,熱痙攣便於短時間內消失,體力亦恢復正常。若此時不休息,仍繼續運動,強要挨下去,則病情趨惡化,由熱痙攣轉為熱衰竭,此時體內溫度由正常的三十七度升至三十九度,患者因過量出汗而使身體失去大量水份,且體內積熱過多,引起頭暈,胸部及胃部絞痛,呼吸極度困難,且可神志不清。熱衰竭若進一步惡化,則體內熱量越積越多,水份幾乎散失殆盡,使恆溫自動調節系統完全失效,體內溫度可升至四十一度,這種情況便是中暑,這時差不多已無汗滲出,皮膚呈乾熱狀態,心、肺、肝、腎等器官無法正常運作,生命呈危險境界,若不及時送院急救,死亡是無可避免。

  在拯救人員未抵達時,首要事項是將患者散熱及補充水份,首先將患者上衣脫去及將水灑於皮膚上,並不斷搖扇使風吹著皮膚,以加速散熱,同時令患者飲下大量冷水。若患者陷於昏迷,則切勿由口中灌水或任何流質,因為這時患者無法控制氣管在喉部與食道交接處的開關,水份若由口灌入,可能滲入氣管而直達肺部,造成肺積水。

  香港夏季濕度常高達百份之八十幾,有時更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如此高濕度使汗難於蒸發,因而散熱功能大減,這亦是郊遊者易患中暑的一個重要因素,故長時間的戶外劇烈運動,宜在濕度較低的秋季及冬季舉行。然而,卻有小數人在夏季烈日下急步數小時仍不會生病,他們的堅強耐熱能力怎樣獲得?拙文《提防中暑》有解答,本文不贅述了。

 (編按:讀者如欲獲得更多有關中暑的智識,請向醫生或認可醫護團體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