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訊值得留下嗎?       曾憲雄

 旅訊編輯組最近呼喊:旅訊因缺乏資金,正面臨停刊命運,希望大眾施以援手來延續它的壽命。這訊息牽起我一絲回顧,我祈望指出它其中一項優點,讓各位細想,進而行動。

 旅訊值得留下嗎?我說呢?

 為此,我翻看郊聯網址,登入「旅行講場文集」,原來自己從99年4月斷斷續續寫到現在,我與他們的關係仍保持為「寫字人」而矣。作為一個「寫字人」,我是認同「表達自由」的重要,推崇「百花齊放,容納異議」的準則。這些年來,筆者因水平與內涵所限,寫的題材雖云屬於行山範圍,其實頗雜亂,東拉西併。走偏鋒、踩鋼線,亦預他們投籃。某一次,事前問他們能否接受這類題材?回覆是:只要是在香港山中所見所聞,他們照登。另一次再問,他們再重申:你夠膽寫,他夠膽登。直到現在,我未被停稿,或引致他們內部激辯,這是多麼難得。充份發揮「自由表達」的可貴處。雖然有人覺得這刊物帶點偏激,但任何人可以投稿來平衡這些論點啊!

 除我之外,我亦細嚐其他作者的文章,有稚嫩的文稿,偏激的論點,更有前輩的正氣高論,共冶一爐,這是多麼難得。大家不妨登上他們的網址,看看是否這樣。若是細想這刊物又是否值得保留。(編按:聯合旅訊保持中立,所有作者之觀點自有公論,設立旅行講場目的為提供園地,抒發對旅行的感想。)

  97年9月我第一次取旅訊,封面列出印數為1370本,共有12個團體會員,出版到2002年9月高峰期時為2500本共有29個團體會員,這些數字代表什麼?又如近幾年間,有行友投訴經常拿不到旅訊,希望多印以便滿足需求,這種呼喚,又是代表什麼呢?有實際需求?有自身價值?其中所需資訊不能替代?

 現在是你以行動來說話了。編輯部呼籲樂助善款,多少無拘,總嫌他們隔靴騷癢,我在此提出實際而無傷的提議給各位參考。這刊物每份工本費(淨影印費)是3元,我建議那些活躍的行友以6元×12期,即一年72元捐給旅訊,為什麼是6元?因為報紙是6元;因為他們的工本費是3元,另加3元資助多一份給其他團體以作推廣行山之用。假設有500個活躍行友(或有心人),再乘以72元,每年可得36000元,我相信可解決他們的難題,而我只要求眾多行友中的500人,每月多買一份報紙(旅訊),一年72元矣,這提議會否過份?

 最後,行山界刊物能否生存,最後要看市場的決定,亦即大眾的實際支持,大家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