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讓郊遊成為高危活動      李維安

 非典型肺炎疫潮席捲全球,本港不幸也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旅遊警告名單,站在市民立場,此舉對遏止疫症擴散不無幫助,但對營商者言,實有「斷其財路」之弊,故當局在救市不救人的原則下,極力促使本港自該名單中被剔除,只可惜沒有從控制疫情方面著手。其實,不要說外地遊客,即使身為這個疫區內的市民,在郊遊活動時,也感到有點不安。

 由於大量避炎的市民湧到郊外,令本已不甚足夠的設施更形短絀,好像復活節假期的西貢郊野公園、浴佛節的長洲,遊人的密集程度,其實已具備引致另一次疫症爆發的條件。雖云空氣流通,可避免病毒擴散,這是指活動期間而言;但在公共交通上,大量不同背景的人群,長時間聚集於空調斗室之間,當中更有不願佩戴口罩者,如果有帶菌者夾雜其中,有誰保證不會被感染。郊野公園內的旱廁,即使有沖水設備,排洩物其實沒有被帶走,只是儲於與廁格共通的容器內,共同使用這些衛生設備,是否對交叉感染助了一臂之力?鄉村商店形式的食肆,衛生標準本已不足,疫症多發期間,這個問題更是不能小覷。

 參加旅行隊活動,隊方多要求行友於起步前簽名,以便統計人數,此舉無疑將簽名簿(紙)變成「共用」物件,亦增加感染之途徑。更有甚者,從行友口中得悉,於參加某隊活動時,言談之間,聽聞個別行友不諱言自己本屬應該隔離的人士,因苦於沒有節目,所以參加是次行山活動,天啊?今時今日,如此薄弱的抗炎意識,難怪疫情始終未受控制。

 以上所言,絕非危言聳聽,但亦毋須過於恐慌,我們只要改變一下大家的生活習慣,凡事多加思考,繞過容易受感染之途,自然不會將郊遊變成高危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