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隊專欄-清明•墳•墓
錦繡旅行隊 葉耀文

 晉國主公松耳為表揚介子推之忠心,下詔全國上下於每年介子推被燒死之日必須要寒食,禁止起灶,以懷緬忠臣,這就是清明節或寒食節之起源,迄今已過兩千多年。(過中細節,讀者大都知曉,在此不作長述,以省篇幅。)

 中國人遠於春秋就發明圭表來測量日影,以四個節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來定出四季之始,及至公元前二百年之秦漢,又增訂為每月兩個,廿四節氣便由此而出,清明亦被列入在內。

 清明,在北方又謂思親節或踏青節,北方人於當日喜到郊外草地上野餐談天,或修葺墓地,拜祭先人,唐代詩人杜牧詠《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宋代詩人吳椎信讚《踏青詩》:「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城市人對墳和墓總是混淆,在新界村民慣用土葬,於墳前堆砌石頭,稱為「墳頭」:墳頭前不立碑,十年後起骨清洗,放入金塔,安於山邊,稱之為「墓」,新界人稱作「地」,葬太公的墓叫「太公地」。富庶氏族更會請堪輿學家尋龍點穴,安葬先骨,並立碑刻字,這樣的墓地,叫做「龍穴」或「風水穴」。

 村民傳統拜祭墳和墓都有節日之分,慣在清明節拜祭山墳,墓地則在重陽節。有些還會分三次進行,第一次家庭拜祭、第二次本房人拜祭、第三次則會全村之同一氏族,縱使分房到別區或移居他鄉的,都會返回村,場面熱鬧墟憾。名門望族祭祖之前就準備好煮具、食具、食物、香燭冥強、三牲果點等。到了祭祖之日,大清早分工合作,挑的挑、背的背、挽的挽,可能雖長程步行才抵「太公地」,走在前方的都是手拿鐮刀,負責斬?開路,清除墓地及四周雜草。其他人就在水源附近的空地卸下物品。有的取石搭爐灶,有的斬柴拾枝,有的取水烹茶,讓大家飲用後才會開鑊燒飯;有的負責焚香點燭,擺置三牲醴酒,大眾便一齊進行祭祖儀式,當然,有地位,鄉紳及長老都站在最先方,拜祭過後就開餐,新界客家人稱為食「盆頭菜」。時移至今,交通之便,再無須爐施動灶了,飲品食物全是現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