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郊遊-海洞探奇    劉李林

 踏入暑期,在炎熱的天氣之下,又是開始海浴綑邊活動的季節了。香港總面積雖然只有約一千一百平方公里,但小島眾多,海岸地形複雜,海岸線竟然有八百多公里長。因此綑邊活動不愁沒有地方好去,只是那個地方值不值得我們去而已。

 通常大伙兒選擇綑邊活動的地方,都會是一些危崖海岸,正正就是因為這些地方平時難得一到,趁暑期有船出海就一嘗登陸探遊的滋味。而通常這些荒郊海岸地方也有不少海蝕洞穴在其中,因此有沒有值得探遊的海蝕洞,往往成為綑邊活動的其中一個目標。

 探遊海洞是危險的,因為很受天氣和水流的影響,因此不可冒險行事。但如果天氣良好,水平無浪,行友又有足夠的裝備和心理準備之下。香港海邊的440多個海蝕洞穴就真是不錯的天地供大家探遊。這440多個海蝕洞,形態大小不一,但卻都不是小洞,每一個海洞的大小也不會少於我們的房子。最大的一個海洞位於長岩灣,名為大禮堂,洞內連飛機也容得下。也有一些是洞內相通,洞內有洞,洞內分層。總之原來香港這小小的寶地,竟然還有這一大批天然景物,完全未有受到人工破壞,還保持著原始美態,靜靜的守候在香港的荒郊海岸。因此踏進這些海洞就是仿佛回到數千萬年前的香港,感覺很是特別。

 大家不要以為香港地方細小,海洞就都是普通貨色。可以說海蝕洞穴是反映了當地的地理面貌,不同的石質和環境就會有不同的海洞。泰國南部的海洞和香港的就已經有很大的分別,又例如香港境內西面大嶼山的海洞也和東面西貢的也不一樣;至於香港東北水域的海蝕洞和蒲台群島的又各是另一種形態,石質不同海蝕洞的形成自然不一樣。

 香港境內東面的海岸,即由糧船灣經甕缸群島,及至果洲群島一帶的流紋岩柱又構成香港另一種獨特的海洞面貌,削直的六角岩柱在底部被海浪侵蝕後,岩柱因失去支持的力量,結果整條岩柱沿節理塌下,形成了一批擁有削直洞壁的海洞,確實是香港的一大地理特色。又好像在很多海蝕洞的岩壁之上,都發現一些不同顏色的橫腰帶,這一方面是潮汐的結果,但也是海洋生物情況的指標。因此當大家有幸進入海洞時,除讚嘆上天賜予港人這些雄奇壯麗的景色外,也不妨細賞洞中的獨特景致,也許你會為香港發現更多有趣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