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仙 嶺 吊 車     李君毅

 在筆者所接觸過的人物當中,最心儀的莫過於1992年攀登上珠穆琅瑪峰的香港青年攀山家湛易佳,連同湛的恩師鍾建民。有關湛氏的事,當年正剛出版的周年特刊上我曾提及過。今歲八仙嶺事件,報章登錄數位名人發表意見,然而不免老生常談,未切要害,凡讀者在讀報時當自知之,不必再為辭費論述。惟鍾建民氏的話極中肯,他說,從攀山的看法來說八仙嶺無險,但初習登山者不宜,年幼的更不宜。

 《不宜》就是不宜,世人當然可推知:《不宜》之下影響的後患是什麼?再不需畫出腸的了。

 早年我們開隊〝逛〞八仙嶺,叫作《屏黃犁橫八十二峰長走》,在此節目中八仙嶺的地位很微,其份量只佔四份一強,在登山者心目中:屏風山夠勁,黃嶺雄壯,八仙嶺有趣味。但俗世只知有八仙嶺而不知還有屏黃,還有犁壁山,還有橫山頭。因此,有識之士,在鶴藪水塘岸邊,竟然見有大字寫明八仙嶺登山口之類的字眼,喧賓奪主,把屏風山,黃嶺、犁壁山、橫山頭當佢冇到,舉為大怪事,不是沒有因由的。

 世人當知,就算從仙姑峰頭起,走完八仙嶺,前面的山路,想跑到鶴藪水塘,還有兩倍多。

 晴天麗日有火患,那麼,不晴天麗日呢,大霧、大雨、大風、寒流南下呢、日將暮呢?——通通都可以死人。

 此一系列的山頭,唯有長期舉辦經常性旅行的登山隊伍才可以去,因為他們有無限次的經驗,因為他們每一位成員都是獨立應募而來的,不妨言之,他們每一人都是可以獨立作戰的。他們知如何進退,他們醒目,他們是鐵打的。

 本來寫此文的心事,是倡言架設登山吊車的,但一提起屏黃八仙,卻下筆不能自休,而寫過的話,也是不可抹殺的。因為想保存此思路的歷程,有關吊車的事,下回續述也不為晚。且當此題目作為公開出題,讓列位先進去思考一番先,不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