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足 = 軟足﹖         黃偉光

 每次當我和朋友商量工餘的消遣時,他們大多數都會提議一些如竹戰,看電影或逛街購物等不需要消耗太多體力的活動。所以當我獨排眾議提出以遠足行山作為假日節目時,他們大多瞠目結舌,眼中流露出不願意,面容繼而扭曲,口中且發出一連串怪叫,最後我的建議當然在一片反對聲中而被否決。

 綜合各反對者的意見,我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就是「行山遠足」這類活動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是非常吃力的,而且十分乏味,更甚是認為「遠足」之後會造成「軟足」的後遺症。以上種種對遠足的見解當然是不正確的。但由於缺乏足夠的宣傳渠道,這種不正確的觀念在一時間是不可能完全糾正過來的;而祇有寄望在將來由一些有心人去加以宣傳推廣進而提高加深一般人對這項活動的認識;俾能使這項活動的愛好者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及追隨,而能脫離「少數民族」的行列。

 以筆者個人的體會,行山遠足這項活動在初期參與時確是頗吃力的。尤其是不自量力地選擇了一些「烈日山行七小時」的行程。但是經驗和實力是在捱苦後得來的。隨著遠足的次數增加,我對路徑的認識和體力得到顯著的改善。雖然說不上可以日行千里,但也可應付普通四至五小時的行程而沒有「軟足」的後遺症。再者,在路途上所享受到的朗日清風,奇花異石的美景,又豈是足不出戶的人可以感受得到。

 以上是筆者對行山遠足的一點感受,希望和行友共享之餘又能吸引其他讀者參與這活動,成為我們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