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梁榮亨新著旅行狂遊記(三之二)  李君毅

 距今已三十三年了,1963年二月,筆者為海光地理雜誌撰寫《登山臨水篇》第三十三《從紫羅蘭山徑看淺水灣》,文內有言:“夏曾佑著中國古代史,書上說:中國自古及今,至美之文章,至精之政論,至深之哲理,並在其中,百世之後,研窮終不能盡。”

 筆者當年借助夏老先生的句構,隨而寫出這樣的句子:“以港九新界山海灣岩之富,谿壑林泉之盛,文物古蹟之可貴,鄉村民風之淳厚,丘陵起伏之多姿,……百載之後,研窮終不能盡。”

 跟著又說︰“……以香港境內賦山水之厚,如困當世教育家,洞明香港山水之真美,衡度世風卑褻之所由自,大倡境內旅遊,臨水登山,移易社會風氣,則:社會學上所說的自由活動空間可以擴大,民眾身心健康可以增進,一般黃色風氣可少,……這豈不是一舉而十得嗎?”

 讀者朋友們,上述的話,寫於1963年,﹙詎料﹚其後不出10年,於1972 年中,政府批准五年郊區康樂發展計畫,由教育局司署設康樂體育事組全力推行……發展郊區公園,從而演進為今之郊野公園,由漁農處統理(此係粗略簡敘,手頭未有文件參考。今人李君聰、梁煦華、陳溢晃、梁文偉……多位皆能道之)。

 最近期二十年間,香港在這方面最現代化的貢獻,是建設很多郊野公園,創造麥理浩徑,港島徑,鳳凰徑,以至特別構思的衛奕信徑。另外又有無數的家樂徑,單車徑。

 這都是筆者在1963年撰作拙稿時所未能想像的,事情進展的驚人,其又滿足香港社會的願望與需求可知。 此外,六十年代起,本港報紙上每周有定期的旅行周刊及七十年代野外雜誌風行,大力鼓吹,而主要的,從1967年起,〝旅行隊〞這樣的形式與活動冒起,山心海涯,四境旅行無虛日,活躍蓬勃,寫、攝、編、行,著作,人才輩出:鼓舞了年青人的意志,豐富了港人的生活,尤其在閒暇教育方面,發揮無可比擬的頁獻。……狂書作者梁榮亨適在此環境下孕育,在此風氣中煉磨成材,人們言梁是此一時代呼之而出的產兒,係屬必然云云,係屬此一階段的見證者云云。

 寫至此,忽有客來看望筆者,因筆者近有足部靜回流不暢之疾,出門比前減少。客且貴順帶一封影印信給看。信是李熙瑜先生寫給榮亨兄的,上面說︰“謝謝你惠賜大作,拜讀之下,直欲拍案叫絕!

 素知香港幅員雖小,既無名山大川,亦久坡牛羊,而嶙峋怪石、飛水落霞並非鮮見;此外,大亞灣之諸島,其怪石之奇詭、亦殊為可觀。惜所知者不多,縱有無限風光,仍是徒然。幸得榮亨兄孜孜不倦,四處遊覓,發掘出這些美景,並以幽默生動的文字把山水之靈秀記錄下來,匯編成書,讓全港市民能同享遊山玩水之樂。

 謹祝《旅行狂遊記》洛陽紙貴,並翹首以待榮亨兄其他新作。”

﹙全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