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朱志耘著《旅行風氣兩談》四之二  李君毅

 然而,要談本港境內(遠足)旅行近三十年的發展,看來可以獨立談,但實際則非是,而一定要溯說對上的三十年。

 有一位年屆八十的名記者姚漢樑,他早年已居住加拿大多倫多,他姓姚,相信他不會是清古文家姚姬傳的後裔,但他博極群書與群報,且喜撰作,下筆如飛,四海有家(因他四男四女,一在比利時,一在泰國,一在星加坡,一在港,四在加拿大)。雖年上八旬,但穿起短袖衫,走在路上,望之若六十許人,他現時仍往世界各地到處跑。聞今歲三、四月,他要作全越南之旅,這是平常人所不可及的。

 姚常在加拿大華文報章上發表近作,去年底有友人由多倫多寄一張剪片給我,赫然是姚在報上談《報壇聖人吳灞陵》,文章說:“吳先生一生從事報業,不曾轉過行……同行咸以報壇聖人稱之。他絕無別的嗜好,衹樂於旅行。三十年代,吳氏與同事黃嗇名、江裕昌旅行新界離島……覺得很有意義,不如在報上發個消息,集合多一些人同一路去旅行,遂思定個名字,方便召集,……庸社之名,因此而。”

 關于本港境內旅行,於六十多年之前,其《濫觴》實頗偶然,而實在亦僅是如此。當時除了學校、大洋行、政府機關之外,皆無“星期日”這樣的例假,這是今人所未能想像的。

 庸社的主要名字是〝庸社行友〞而不是〝庸社〞。它重要的是行友的〝友〞字而不是〝社〞字。因為政府規定,凡〝社〞團必須註冊,而它的宗旨只欲自由在山水間〝行〞動,而不要結〝社〞,不需登記,不需入會,不招募會員,不要會費。大聲聲明:〝旅行則聚,事畢則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