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灘污染問題簡談     呂沛銘

 七月十三日報章報導:屯門區一條海底污水管因爆裂而引起大量污水外洩,使區內五個泳灘受嚴重污染。海水經化驗後,測得每一百毫升含大腸桿菌逾一萬個,比訂定為「極差」級水質含六百一十個高出十餘倍。同月廿二日報章又報導港島赤柱的污水泵房因滿溢而流出大量污水,使該區兩個泳灘受嚴重污染。事實上,本港各區泳灘的污染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去年五月環保處出版《九五年香港泳灘細菌水質年報》,指出各泳灘水質在過去五年持續惡化,全港五十六個泳灘之中,水質欠佳及極差者由九四年十六個增至九五年十九個,佔總數三分之一,其中屯門及荃灣區泳灘的污染最為嚴重,這兩區共有十六個泳灘,祇有一個的水質符合一般水平。一九九五年的「四大最髒」泳灘依次序是:汀九、近水灣、釣魚灣及石澳後灘,曾在此四灘游泳者,估計每一千人中,有十六至二十人泳後感到肚痛或皮膚痕癢(此項報導亦見九六年五月廿四日《明報》)。現在全港泳灘的污染情況如何,政府未有詳細報告發表,但相信比以往更為嚴重。

  香港的環保政策與先進國家相較,香港在質及量方面都遠為落後,這是由於環保投資的差異。世界上環保做得最優良的國家是冰島及加拿大,這兩個國家政府每年向住宅收很大數目環保費用(加拿大稱為渠務費,列為房屋稅項目之一),以維持處理污水及其他環保的巨大開支,各大小城市每分區都設龐大污水處理系統,污水經十餘重過濾才排放出海。此外,工商必須裝置很昂貴的精密污水處理系統,因而增加了生產成本,但政府寧可任由其成本增加,也不願環境受絲毫污染。這兩個國家的環保成績是其他國家所望塵莫及。假設香港政府向市民徵收大數目款項用以改善環保,可能引起怨聲載道,但加拿大及冰島的國民卻樂意付給政府大筆款項作環保用,使大家共享健康的環境,這種國民意識與香港的截然不同。

  香港泳灘的污染程度是以海水所含大腸桿菌數量來評定,這種桿菌寄生於人體大腸內,隨糞便排出。從廁所流出的污水,先由地下渠道引至污水處理中心,經濾過才排放出海,藉以減少大腸桿菌數目。當然,若要將全部大腸桿菌消滅,並非難事,使用大量殺菌劑便行了,但這樣做反使水受殺菌的化學污染,而且增加了處理污水的成本,故不為污水處理中心所採用。因此污水經濾過後,仍含部分大腸桿菌,這就是海中大腸桿菌的來源。

  筆者認為,僅以海水所含大腸桿菌數量來評定污染程度是不足夠的,因為水中的污染物除大腸桿菌外,尚有工業癈物,其來源是工廠及其他製造機構所排出的污水,這些污水雖經處理中心濾過,但仍含部分工業癈物,包括可危害健康的元素如鉛、鋅、琉、水銀等。新界青山道岸泳灘,是位於荃灣與屯門之間,這兩地區都有工廠,因此這些泳灘難免受工業廢物污染,故水質檢驗應包括所含工業廢物。

  目前受污染最少的海域是東部西貢海及東北印塘海,前者是優良海灘的集中地,這兩處海域的沿岸大部分是郊野,沒有工業區及高密度住宅區。東部海域幾處著名海灘,水質的潔淨是全港之冠。或有人說:欲游泳可往公眾泳池,何必費時間經長遠路程往海灘。這是一見仁見智的問題,總括一句:各有各好。筆者所接觸數以百計的愛好郊野活動者,大部分愛好在海灘游泳,相信郊野活動團體的領導者也有這種經驗。當然,若所有海灘受嚴重污染而轉往泳池,這是出於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