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談東北     方向明

 自從剛一期《旅訊》刊出拙作《再談東北》之後,得到各方資深行友和領隊作出回應,經本人深思熟慮之後,的確發現拙文中部份論點存著若干問題。

  本人在文中提到一次小組探遊新界東北中,發現該區不少小徑已被密林完全覆蓋,於是促請有關當局,重闢通往東北廢村的小徑,但給行友和領隊質疑這樣只會徒勞無功,因為今時今日的東北,根本很少遊人到該地旅行遠足!

  以往由於東北區內有不少村群,所以充滿阡陌般的小徑,如詩如畫的風光,吸引了很多遠足人仕,經常長途跋涉深入東北腹地旅行遠足。但隨著村民紛紛離開村莊,到城市另謀生計;同時因為船灣淡水湖的與建,並建造了接往鹿頸、烏蛟騰的新娘潭路及烏蛟騰路,間接令遊人經常遠足旅行範圍集中八仙嶺、大尾篤、烏蛟騰一帶,再不肯徒步深入三椏涌以東,交通比較不便的牛角涌、紅石門、烏洲塘等地。舊日熟悉該區情況的旅行界前輩相繼隱退,但新一代有志遠足的年青人日趨減少,漸漸該區小徑的分佈和正確位置,愈來愈少熟途者知道。以上眾多因素,該處一帶小徑因為少人行經而變得模糊,同時由於路跡淡沒使遊人望然卻步,如此循環下去,昔日的古道舊路從此湮沒。

  看來最徹底解決方法,反而是鼓勵熟悉該區情況的旅行隊,嘗試積極舉辦行經該處的行程,一方面是借旅行隊的力量,憑熟途行友的帶領,將荒蕪的小徑開闢,讓眾多行友的腳步,把淡淡路跡踏成明顯小徑。而且更可藉此讓行友熟悉該區的地理情況,把這一帶神秘而危險的地方,普及下去,即使將來小徑再次隱蔽,至少仍然有一班識途之仕知道那一帶的來龍去脈。相信此舉亦令迷途、缺糧失救的情況大大減低!

  筆者一直忽略了小徑是需要行友經常行經,方可保持明顯,否則就算是舖混凝土,建路燈的康莊大道,在日久久缺「人氣」滋潤之下,也會消失於無形,有等於無。更可況東北區風光如畫,雖然長途隔涉一點,但絕對值得多次探遊,以多角度,多方面去完全欣賞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