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闢徑     呂沛銘

 九八年九月本《旅訊》刊出千景堂主人《東北徑》一文後,小勇、杜國樑、方向明、介子等相繼在《旅訊》發表文章討論東北建徑,大多數意見認為東北區應開闢一些山徑,一方面可避免破壞該區大自然本來面目,另一方面可便利行友,使更多人容易欣賞印塘海的美景,筆者也藉本文發表一些與闢徑有關的淺見。

 方君《再談東北》一文(刊《旅訊》九八年十一月期)述尋不到由三椏涌至紅石門的直達捷徑,唯有繞經橫嶺而往,其實這直達徑至今基本上仍存在,但大部分已為荒草掩沒。約二十年前,一群在紅石門修築堤壩的工人常循這徑來往紅石門及三椏涌,由於踐踏頻密,這徑在那時最為顯明。八十年代初期,修壩工程終止,工人撒退,此後這徑甚少人踏足於其上,以致漸為荒草所掩沒。筆者最近一次走這徑是九八年五月,發覺全程已變為多段間斷且不顯明的荒徑,行走時須撥草尋路,若稍不留心,便誤闖無路可走的密林。

 長期遠足者皆發覺郊區有不少類似上述被荒草掩沒的山徑,其中有些已被遺忘。本《旅訊》九六年七月號刊李君毅《被遺忘的路線》一文所述西貢黃竹洋「幽黑森林中的『牛過路』」,便是一例。由此引起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這些被湮沒的山徑,原本是顯明的,也就是由昔日經常有人行走的,何故後來行人漸稀,以致被荒草掩蓋?對這問題有兩種可能解答:(一)徑的所在地昔日是交通要道,(二)徑所連接地區以前是村落或其他聚居處。綜合而言,這些山徑是昔日該區居民經常行踏而形成,後來居民遷離,行經這些徑者日趨稀少,以致為野生草木所掩沒。地政處出版地圖所顯示的郊徑,有些是已被掩沒的舊徑,由於荒草野樹蔓生其上,以致難按圖尋找,甚至遍尋不獲。這些甚難辨認的舊徑,如在地圖顯示,應註明是難尋的,希望地政處將來再版地圖時考慮這建議。

 東北的遠僻郊區若開闢山徑,固然給予行友甚大方便,行友赴該處可避免經越密林以致迷途或被困,或費太多時間繞道而往。闢徑後,遊人必大增,該區亦必受垃圾污染,蓋凡是有人到的地區必有垃圾,且垃圾的數量與遊人的多少成正比例,這個「定律」出現於所有郊區,因此闢徑後所招來的代價是環境污染,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綜合而論,闢徑是利弊並兼,至於是否得值,是見仁見智問題,贊成闢徑者的理由是方便行友,反對者的理由是環境保護,「方便派」與「環保派」在闢徑問題上若作長期辯論,恐怕經數年雙方仍爭持不下,不如來一次行友大表決,以多數人的意見為依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