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香港東海之東,長咀和短咀的中間位置,一處無顯赫名字的地方,有一塊在半山上的大石外型似一石磨,因此就被漁民稱為「石磨石」,連帶附近一個貌似火山的小丘也稱為「石磨頂」,而遠達600多公尺外的本文主角海洞也被稱為「石磨洞」。不過叫作石磨洞實在非常牽強,因此曾探遊此秘境的行友就替它起了不少名字,分別有石窿洞、洞簫、龍窟、雙層壺穴洞、潛水洞……等。當中以潛水洞最為傳神;聰明的你從這些名字也許可以意會到這個海洞的大致模樣,原來這是一個境內少見的雙層海洞,上層可以行走到洞篤,下層則全被水淹浸,必須潛水才可以返回洞口。上下層之間還有3個垂直的洞窗,部份和壺穴相似。這些大少洞窗和雙層地貌就構成了這個奇特海洞。
潛水洞洞口普通,但內涵豐富,就算不玩潛水也可以完全體會到這個海洞的奇特風格。不過此洞頗為濕滑,探遊時必須小心行走,以免墮入「深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