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紅石門與戶洲塘

 〔橫嶺北坡勢緩而厚;自山上至海濱,自西而東,皆多通道。故處處可遊。臨水處曲折多變,其中最惹人遠遊之念的,厥為紅石門及戶洲塘。〕

返回總圖

 黃竹涌谷地之東端,山澗一瀉而落:不急而長。遊者有興,可入澗下去:澗道內巨竹掩巨岩,有古厚氣象。然上段蚊蚋長年盤結,石苔滑足,是本澗之所短。中、下段澗道潭瀑細小而皆清靜可愛;且細竹有緻,每為行者所喜。遊人若不入澗,則可在谷盡頭南向上坡,然後東繞北落澗口南端;路不明顯,但小心尋覓則可通。此段路無特異之處,只觀景略較澗內為佳而已。若自谷盡頭北向上坡,則東繞南落亦可至下段澗口;此處山徑部份在山脊上,臨望印塘近水,觀景不惡。但山徑斷續而見迷糊,且浮沙碎石頗多,比南段尤甚。黃竹涌口為一小海灣,灣口略收束而內廣,中部北出。西部灣篤除上承黃竹涌流水外,正南並有山澗自觀音峒下落;然此澗中段常缺水流,只下段略見濕潤,較黃竹涌之四季流水不可相提並論。此一灣面稱為「大水湖」。東部上接「牛角涌」流水;其東側一咀北出、兩分如叉,東者尖長而西者厚大,舊合稱「牛角頭」。據「長風野外之友」資料顯示,西角名為「長咀」。其北近岸石排,為「紅排」。黃竹涌口與牛角涌口間山坡均直削,半腰有山徑相通:兩澗口之旁,均有山徑上引接通。

  牛角涌為一長流山澗,源自橫嶺之「石芽頭」峰。來源兩支,於半坡交匯;中段曲折、坑狹林密;流水不現,穿入亦難,大有深山巨流之外貌。中段以下暢然北向,過「紅石門村」之上方而後自牛角頭西側入海。據前輩行友所述:兩源交匯以下之一段始名「牛角涌」;上段以西源為主,稱「焦頭坑」。此澗之中段,原有一小水塘,食水由海底輸水管運供鴨洲、吉澳居民飲用,工程頗浩大。水塘於年前重修,堤壩加高、客量增大;於是一塘凝碧,明鏡映綠,在荒山高壑中,份外顯得明艷嬌媚,亦為東北黃竹角山水添增無限姿采。水塘以下,餘瀝無多,空見長坑亂石,殊無足觀。

  牛角涌口東岸上有山徑上越牛角頭,折接牛角頭西岸之「鹹魚埕篤」。

  牛角頭東部海面,稱為「蒲魚灣」,灣篤為「鹹魚埕」或「鹹魚埕篤」。年前因重修牛角涌水塘之故,於蒲魚灣西岸闢一寬大黃坭車行道折接小水塘;岸邊則纍三合土墩權作碼頭以利建材機械之運送。今水塘重修完成,而此等石墩未去;由於地近紅石門村,故為村民生活貨運,平添不少方便。

  從鹹魚埕篤沿海岸東去,一路望對岸往灣洲之老沙田及漆樹環,景緻奇麗。灣岸南轉,則一灣深入,東看茫茫;此處便是東北黃竹角最狹窄的水道──紅石門精華所在。

  新界東北區域土石多紅,越向北則色調越濃艷多變。故北岸一帶,處處可喜。而東西鍾靈,集於一點;紅石門南岸一帶蔚成大觀。此處岸石巨幅連接,艷紅照天、四季泛采;襯以接岸碧水,雲山倒影,色彩之珣麗豐美,實獨絕港中。亦非親遊者不能體會。紅石門(水道)之界限,大概南岸東起「赤沙環」,西止於牛頭角;北岸包括「老沙田」及「小漆樹環」。此一水道長年少波,看似油然平靜;然若當潮水漲退,則暗流急激。水道南岸北對老沙田處,一灣內入,淺灘深接,是為「紅石門灣」;灣內有村,為「紅石門村」。

  紅石門村細小。目前只有居民三戶,合十多人。居民原以外出工作及耕種為生計;今則改棄殖魚。灣口一堤橫截;其內碧水照天,與村南上方之水塘相互輝映。另又多植果木,蔚然成林。本村雖上承澗流,但因土地不多,人力單薄;水源被截,故不利耕作;改業殖魚反較易生存。村後有山徑過小水塘而接橫嶺之「觀音峒」。對外交通,近年全賴舟隻。本村所在,為東北區山水最明秀之淺窩。遠遊至此,若於村後山坡下望,則灣深水闊,松山環護;佳木蔥瓏、紅石嫣然;凡折曲、靜美、奇色、寧遠種種世外之緻一併得兼,每令觀者屏息而生置身仙域之感。

  紅石門灣之東,土角如拳伸出,據知稱為「盪排頭」。此「頭」岸際,有半弧小灣;灣岸紅石細碎而不礙足,綠水掩映,色彩異常美艷,是黃竹角北岸一個水靜而可泳的小灣,名為「赤沙環」。

  赤沙環南脊、盪排頭之南上方,原有一狹長小山窩,數十年前原有村落,稱為「長窩」。然已廢數十載。今窩谷形變,頹垣跡穩。本村村址在港府歷年刊印之大地圖中向不準確;常見者為以「紅石門村」作長窩,而乏紅石門村村址之標示。紅石門村立村廿多年,而本村已廢數十載,故至此問詢,多無所得;即有所知,亦無從指認,必須親遊細辨始能斷其正確位置。本村村窩狹長,西連紅石門灣、東接「戶洲塘村」;窩內細坑弱水,常感枯涸。從紅石門村側原有古道穿窩而接戶洲塘村,然今已為荊蔓所掩;路口雖可得而無法通行。且中段多異鳥奇蟲,更有野豬等類惡獸棲息,成為獵者之天堂。若自赤沙環踏坡南上,或從「跌死狗」峰北下,或自紅石門、戶洲塘之間山坡橫走,均可窺其形位。

  戶洲塘在紅石門村之東,西與長窩緊接。塘面為一南入海灣,灣口有小嶼、無異態而岩紋奇緻巧麗,原名「烏洲」,今多作「戶洲」或「門戶洲」;灣面乃名為「烏洲塘」,今多作「戶洲塘」。本灣北對往灣洲之往灣,水面顯得遠廣;然因戶洲外護,又有靜緻。塘南上方為一高台,開廣寬平;原有村落分東西散結,稱為「烏洲塘村」,今多作「戶洲塘村」。然西部村屋只餘頹垣半壁,勉強可指;東部者則殘石三二,腐木零斷;且雜草荒亂,已無可賞。自南背「跌死狗」峰有古道下西部村屋,復北出曲西而接紅石門村;「鳳凰笏峰」亦有古道下通東部台地,轉下海濱。流澗兩支,亦分別自二峰下注;西部者水勢較盛,在灣口西側入海;臨海處高崖斧削,雄奇有勢;流水飛瀉,下有小潭,三面巨石包掩,有雄猛威勢,前有行友擬稱之為「長窩瀑」,以筆者之見,名之為「烏洲瀑」或「戶洲瀑」似更合。東澗流水較弱,亦乏奇姿。然臨海台地緩斜,有幽篁百億,均勻細如箸;人入其中,但感千竿洗翠、萬葉凝海;涼風自來、四季清爽,美意罕見。亦為遠遊此一極荒遠之廢地最令行客稱賞者。本灣灣岸急直,巨岩崲屼作態,行人需小心攀拊始能綑越。從紅石門村至此,步行約需二十分鐘。若自戶洲塘沿岸東去,則先後經「大塘瀝、塘瀝仔、大王灣」而後可至「黃竹角咀」。

  遊紅石門,一般是從烏蛟騰、或九擔租、或下苗田登「橫嶺」,東行至「觀音峒」東之「紅石門坳」下行入村。若遊戶洲塘,則於過紅石門坳後續登「石芽頭」峰,於「跌死狗」或「鳳凰笏」兩峰之間北下。回程一般過鹹魚埕篤、黃竹涌而走苗田,回烏蛟騰。迴環一匝,則橫嶺一脈已踏足過半;登高望遠,幽秘美勝兼而得之。故遊紅石門、戶洲塘,步行時間雖達六小時,然情味獨特,殊非易得也。